close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YOOSWr_FctBA2lrs8zj-EWxTvHz3vqb90QXULfjdTP_1Av2uw7uUgwwHAxBfHqFc
  註:本篇觀後感以純粹台下看戲者的角度抒發己意,不因參與其中而顯偏頗。
 
  折折稱奇四字乃是我靈光乍現,雖然已有前人用過,但絕非抄襲。

  此次蘭庭崑劇團推出的劇目,乃是從元明兩代眾多劇本中,經由十幾代藝術家的傳承演出,去蕪存菁下來的經典折子戲。原先一齣戲的劇本,可能有三十折,可能有五十折,連演三個晚上還不見得演得完,於是劇團便挑選較具代表性的幾段來搬演,可能是最有戲劇張力的,身段最優美的,唱詞最動人的,當然也可說是最有票房魅力的。

  但是,對第一次看折子戲的觀眾來說,沒有前因後果,少了來龍去脈,單單呈現其中一段精華,如果你不是事前作了功課,對故事梗概有個輪廓,老實說,直接進場觀戲,是有點吃力。而且折子戲通常見好就收,你看得興味來了,想知道後續發展,偏偏下一幕又換了個折子。

  先觀整體,這次的舞台設計,不似去年《尋找遊園驚夢》融合了書法花藝與空間作對話,而採最精鍊的傳統桌椅擺設,每一折子的開場,舞台後方背景正中間,先打出劇名,然後燈光漸漸暈開至整面牆,整個曲譜完整呈現,將帶有工尺譜記號的劇本作為舞台背景,這個手法蠻有意思的,但舞台設計的巧思也僅止於此,接下來焦點都在演員身上。

  這次以崑生溫宇航為宣傳重點,不過第一天第一場小生的衣服過長,走路總得顧忌著自己的衣服,下半場麥克風又出了問題;第二天第一場又發生了冠帽掉落的窘境,我很擔心這次以「百變崑生」為主軸的兩天演出,就劇本論,有人趣稱是主角的「挨打專輯」,但實際看戲,很擔心該不會變成了「出糗專輯」。好在第二天後來的演出都十分順利。撇開這些服裝道具的問題,純粹就演員的唱念作表來評斷,這兩天的演出還是有許多揪著人心的情感戲與逗人發笑的小動作。

  百變崑生,百變崑生,雖然都歸類在「生」,但因應不同的劇情,便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崑生,《牡丹亭》裡的柳夢梅,稱作巾生,因頭戴文生巾,也可稱作扇子生。《繡襦記》中的鄭元和,留戀煙花,散盡家財,最後淪落街頭賣唱,穿一身補釘的黑衣,稱作窮生,因為會故意將鞋子穿不好,走路拖步,亦稱鞋皮生。《連環記》裡的呂布,乃是戰場上的大將,帽盔上插著兩根長長的雉尾(翎子),喚作雉尾生翎子生。《白兔記》中十五歲的咬臍郎,雖頭戴雉尾,但稚氣未脫,言行舉止中仍像個孩兒,故有娃娃生之稱。

  溫宇航老師,曾受多位名師指導,每位名師的拿手戲都不一樣,上崑的亭會、浙崑的硬拷、北派的拾畫、南派的叫畫。等於是集名家所長於一身,能在兩天內欣賞到不同派別的拿手好戲,便是蘭庭崑劇團此次折子戲選粹用心之處。

  其他演員的部份,浙崑第一老生張世錚老師上場的三折戲,都有與小生分庭抗禮的精采度。另一位演老生的鄒慈愛,雖然是女性,身形略顯單薄,髥口看起來也大了一號,但唱得好聽,〈回獵〉裡比較有「演戲」的成分,但放在〈跪池〉中就恰如其分。朱安麗與陳美蘭這兩位時常相提並論的國光優秀旦角,為了精進自己的造詣而學習崑曲,雖然唱唸上仍有點京劇的影子,身段不像崑劇演員那般柔美,但已經是舞台上不多得的好演員。飾演李三娘的郭敏芳,選了適合自己扮相的苦旦,沙啞的聲嗓唱到那拔尖的高音,也是嬴得全場喝采。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H5v-tZIBOXZNPQXct6qRlKRMKMmlZVlbWiI6MryKvMhoay237Sa4F7IZaGmYitQa
  這是一段經典的生旦對手戲,故事敘述趙汝舟為京城第一美男子,聽聞名妓謝素秋之美色與自己的俊俏齊名,便心生嚮往,盼見一面。因躲避戰亂,兩人不約而同寄住在縣令家中。前夜酒醉中,趙汝舟似聽聞屋外有人喚素秋之名,心中懸念,這是舊相思,今夜亭中賞花,巧遇太守之女,驚為天人,兩人相互唱和,互有好感,怎奈太守之女有事離去,便訂下隔日相見之約,這是新相思。只是趙汝舟不知,這太守之女乃是謝素秋匿名假扮,原來新相思便是舊相思。
  飾演旦角的陳美蘭實是現今台灣京崑扮相最美的女角,見她登場,口未開,人已醉(羞羞羞)。這段戲中,兩人都非正派的生旦,謝汝舟自恃才情卻帶點酸氣,謝素秋原是名妓卻假扮千金,所以言行不似閨門旦那般端莊嫻淑。有一個轉身動作,百褶裙飛揚似春心舞動,讓我印象深刻。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T5QG0KJf-dhvxapqTP4mEuSgk2MCFOMiRMMojFpn7qtLqBiaOBS6GsucihKteqn2
  在父親節當天上演這麼一段嚴父棒打不肖子的戲碼,果真說明了戲台上教化人心的潛在功能。去年溫宇航老師曾來台與魏海敏及國立國光劇團合演京劇版的《新繡襦記》,這次演的是自己拿手的崑劇版本,飾演老父的張世錚老師年近七十,仍是動作紮實,唱功沉穩,浙江崑劇團當家老生名不虛傳。
  鄭元和人財兩失,淪落街頭賣唱,一日竟被鄭家奴僕撞見,奴僕回府稟告老爺,老爺先是不信,接著起疑,後是氣憤,要奴僕帶那人進府,想不到真是自己的兒子,即使鄭元和不敢實說原由,鄭父仍舊怒不可抑,即便奴僕勸阻,還是打得鄭元和遍體鱗傷,昏厥過去。家僕誤以為公子被打死了,鄭父這一刻的轉變,由生氣轉而悲傷,恨鐵不成鋼的種種情緒,都凝聚在這回頭一眼,實是最感人的情景。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RVPBQDLxjeZQHoZQhhgFTGbFJ54yV-i9He60DZ3tolsnwxycc0XKZ01MOUliL3Ab
  聽說〈產子〉一折是首度於台灣的舞台上演出,飾演李三娘的郭敏芳卻能演出的這麼傳神感人,除了演員底子好,專程來台負責這次旦角身段指導的周雪雯老師更是功不可沒。李三娘自從丈夫劉知遠從軍之後,鎮日被惡兄惡嫂欺壓,白天挑水,夜晚推磨,女人家原本就使不慣這些粗活,發現有了身孕之後,做事更是費力。
  崑曲舞台上的道具簡單,怎麼樣讓觀眾知道這裡有門那裡有窗,全靠演員肢體動作的手到眼到心到。李三娘進場時,手上拿一蠋台,得彎腰才能進入門簷極低的磨房內,燭臺置於櫃上,開了上頭的窗,望外頭的月。桌子變成了圓磨,雙手懸空,如同握著桿子,繞著桌子轉,兩圈不到,肚子便疼了。臨盆在即,惡嫂卻不願幫忙也不願相借任何器物。陣痛難耐,李三娘愈發畏縮,整個身子躲在石磨後,全場屏息,只見從桌子後方伸出了一隻手,一隻堅強的手,李三娘產下一子,因無刀剪,便用口咬臍,結束時,李三娘孤身抱著嬰孩佇立於舞台中央。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cpVdDc6UE2sySYDrcs85SXjsn1DwD4jYwtzEktm0qqqvzcokZHrLWUm6COwzrdL0
  四十歲的溫宇航老師要演十五歲的咬臍郎?像嗎?還真像哩!當年李三娘產子後,託人將孩子交給戌守邊關的劉知遠扶養,此時的劉知遠招贅入節度使家中,孩子便交由劉妻岳氏扶養,親生母親之事隱瞞不說。是日,十五歲的咬臍郎趁興欲取金箭外出打獵,見一白兔,射一金箭,白兔金箭雙雙失蹤,尋覓至某地,見一挑水婦人,家僕上前詢問,咬臍郎在一旁使著馬鞭逗馬玩的樣子,也太可愛了吧。
  咬臍郎仔細聆聽婦人的遭遇,先是雙眼咕溜咕溜轉,後來義憤填膺,接著又聽到婦人的丈夫與自己的父親同姓名,婦人的兒子與自己同乳名,心中有疑,便回家稟告父親,劉知遠坦承,但礙於身份顯得為難,咬臍郎盼與生母團圓,又是跺腳又是揉眼的哭鬧模樣,讓台下觀眾都得把笑意忍住,實在可愛至極,聽說娃娃生較常由年輕旦角扮演,女角的版本也許多了秀氣,卻少了稚氣吧。
  這一段最可惜的就是出現了音控上的瑕疵,先是麥克風裡傳來後台的聲音,後來老生也硬生生的失聲,接著咬臍郎的麥克風不知是移了位還是怎樣,動作一大,服裝道具窸窸窣窣的聲音都蓋過了講話的聲音。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PooglWsySa1WE91OqCAKsmB5UHEHVvILbI_UryC_yWeHwOLNHMuoVQohWzRXzMZq
  帽盔掉落的意外只在一瞬間,重點是這場戲裡「以物誘人」的,偏偏就是這頂帽盔~囧。《連環記》故事的知名度可能稍微高一點,說的便是王允為了替漢室除去大敵,便以義女貂蟬為美人計,先是將貂蟬親手作的帽盔贈與呂布,助長征戰氣勢,呂布得勝後,應邀赴宴答謝王允,邂逅貂蟬,一見傾心。帽盔掉了,怎麼還能稱讚這頂帽盔作工好呢?連帶後來一句台詞口誤,呂布說了第一句才發現講錯了,第二句一時接不上來,搞得大家很尷尬。後來翎子耍的比較嚴守份際點,也就沒再出差錯了。
  這場酒宴稱為「小宴」,之後設局貂蟬與董卓見面的便是「大宴」。由雉尾生所扮演的呂布,英俊挺拔,意氣風發,那兩根翎子一會兒甩頭擺動,一會兒雙手各執一翎轉動,或者用齒緊咬 ……,很有象徵意味的代表著呂布的神采。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tIIiFK5wI-mkB7-QVBHAERLJpmRt_qS7rjGuYJPV9hJPjU9OwzpBRErOHbD8aiuj
  《獅吼記》所呈現的輕鬆詼諧應該是崑劇裡較少見到的,而整個故事只起因於蘇軾的詞句「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第三天有演出小全本四折的《獅吼記》,《蘭庭六記》中僅演出〈跪池〉一折,卻已惹得台下笑聲連連。陳季常懼妻柳氏,蘇東坡來帖邀春遊,兩人訂約若席中有妓便要回家,若有妓不回則杖打一百,季常欣然赴約,卻見席中真有妓,原想自己不說即可隱瞞,不料柳氏派人前來打探。隔日,季常酒醒,柳氏又是心疼又是心酸,世上怎有這樣忘恩負義的男子,原本要杖打一百,最後罰季常跪於池邊,蘇東坡來訪,見季常罰跪,取笑一番後,原想勸告柳氏,不料竟也嘗到了河東獅吼的厲害,還挨了一棍。
  這麼喜鬧的場面,全靠小生小旦老生掌控整個場面,三人同台拼戲有「三腳撐」之名。陳季常對老婆必恭必敬唯唯諾諾的姿態,與蘇東波一搭一唱的無計可施,都很有笑點。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Bb7QMtEVXm05rSf5yQb0uFPtHETzRtmaxXOvQ-aKnKlwqOkJS2tgsMX3p2xXNipu

  《還魂記》其實有個更為人所知的名字《牡丹亭》,杜麗娘因愛情而復生,故曰還魂。〈寫真〉一折主要看杜麗娘攬鏡畫自己的美顏,側看小姐與丫環的互動。遊園歸來後,杜麗娘為春夢中邂逅的書生所癡迷,茶不思飯不想,驚覺自己竟日漸消瘦,唯恐美麗容顏再不被世人所見,遂決定將自己的容貌畫在紙上,相當有自信的一號人物。
  這一折我有點恍神,大概是因為整個 tempo 變慢了,杜麗娘尋思什麼角度什麼構圖最美,搞得我有點睏,不過坐第一排的我還是把持住了。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YseWakOfoTgLchOM91Xg5DoaM1zgmoDAGwUVXHY8bP2HeEyBmsZxVIpTPMYYhMSL
  〈拾畫〉〈叫畫〉是柳夢梅獨撐大局的獨角戲,難度更高了,所有觀眾的雙眼都盯著你看。故事敘述杜麗娘死後三年,柳夢梅進京趕考,因病而借住在以前杜府改建的道觀中。
  一日病情略有起色,柳夢梅至牆傾垣毀的園中散步,緬先人的雅興,卻見大石下壓一捲軸,攤開看起初以為是觀音畫像,回屋內攤開細看,像是嫦娥卻不見圖上有月有雲,再細讀畫上的詩詞,原來是一女子的行樂圖,細細端詳,竟似春夢中的女子,柳夢梅越發看得癡,先喚小姐,後叫姐姐,甚至還與畫中人並肩同行,看溫宇杭老師詮釋這癡迷的小生,不愧是在歐美演過全本五十五折《牡丹亭》的柳夢梅。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h66vUcP72dqfMpg15ItAhESAg3Nq0uI7ieS5dHxclYN7Do-IWWXb-sSbXiYRQI7f
  〈硬拷〉算是舞台上人最多的一場戲,杜麗娘還魂後,建議柳夢梅應當完成應試,並帶著麗娘畫像前去拜見杜父,卻被杜父視為盜墓賊,將之抓拿起來拷打,柳夢梅不懼不怕的形象,唱了一段自述與麗娘生活相處的過程,是蠻好聽的一段,句子對仗工整,有點像黃梅調(囧)
  正當兩人爭辯不休,請新科狀元進殿赴瓊林宴的官差也上場了,變成了搶人的戲碼,我的罪犯成了你的狀元,最後柳夢梅大搖大擺的赴宴去了。

 PS. Q版的人物畫是不是很可愛啊 蘭庭崑劇團有賣一本兩百五的筆記本 裡頭總共有二十幅喔

 精采劇照看這裡 http://www.flickr.com/photos/pold/sets/721576066134664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MonNan 的頭像
    DaMonNan

    大猛 老彭 繼續說

    DaMo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