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載爵董事長 王行恭老師 Uta Schneider 執行長
廖連潔老師 杉浦康平老師 呂敬人老師 .................................... 圖片皆來自網路
其實應該再放第一位致詞者的照片 也就是書展主辦單位
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謝志偉 他今天超有款
深灰色西裝 鮮綠色領帶 淺灰色呢絨圍巾 亮橘色絲絨圍巾
兩條圍巾只露出右半邊 還以為是什麼時尚大師的設計
依稀記得總辭前的佳句 成功不必在我,我在必不成功
反正只是來致個辭 頒個獎 照片就不補了
林載爵 聯經出版發行人 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
簡短致詞 表示今天四位演講者的工作經歷超過一百年
四位非常難得在台灣聚首 而且都全程參與今天的會議
這場《如何製作一本美麗的書》研討會 林董事長視為此屆書展最重要的活動
有這麼堅強的大師陣容 將作品介紹給台灣的設計師
書展一年比一年難辦 金蝶獎的舉行也非順遂
書展如何跳脫「湊熱鬧折扣大戰」「冷清清版權交易」(這句我自己加的)
提升書展品質 希望在今天會議後 大家能有更多思考的方向
王行恭 台科大教授 王行恭設計事務所負責人
王老師負責本屆金蝶獎的活動以及這場研討會的推動
金蝶獎獎項有「封面設計獎」「整體美術與裝幀設計獎」及「書籍設計創意獎」
王老師與四位講者共五位是本屆的決選評審委員
書籍設計創意獎 從缺 原因是他們期望台灣還有更具創意的書籍設計
另外兩項則由王志弘一人包辦
今天見到王志弘本人 不過他超低調 略瘦 極短平頭 黑框眼鏡
第一眼印象就是肯為設計犧牲睡眠的那種人
相關新聞就看這邊吧(點我)
把四場演講的速記與雜感記錄如下(先聲明很亂沒重點)
壹 國際書籍設計獎的獎作品精采回顧(現場英翻中)
Uta Schneider 德國書藝基金會執行長(點我)
Miss Uta 擔任執行長七年 先前有十五年的書籍設計經驗
該基金會負責評選 德國最美麗的書 以及 世界最美麗的書
透過一張張幻燈片 欣賞書籍之美
◎ 材質
字體美感跟排列與繪畫一樣重要
對比的美感 圖片有大有小 滿版與小圖的對比
詩意的氛圍
中國的線裝書 在選紙上比一般書籍來的薄
◎ 結構
設計本書 應該從最後的呈現往回思考
空白/留白
中國人稱經摺裝的手法 外國人會說它像手風琴
◎ 字型
字體本身的美感
◎ 圖形
好的圖片是一回事 把圖片跟文字結合是另一回事
好的圖片本身就會告訴你 在一個頁面裡它應該佔多大的比例
◎ 韻律
圖片與文字的分布 本身就有一個節奏律動在其中
請多讀書 作設計的人
貳 一思在紙、一意內紙、一想外紙(現場粵翻中)
廖連潔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
這場臨時請司儀將廣東話翻中文 廖老師又會參雜幾句英文
且老師的作品偏向藝術創作 也就是比較難懂的那一種
搞得這場聽下來 沒有很專心
◎ What do I design the way I design ?(這句就很難翻了吧)
◎ 魯迅可能是中國人第一個堅持在正文前後留空白頁且頁面留天地的人
◎ 空白頁與環保的兩難
◎ 節奏在圖文配置的空間留白中產生
◎ It is more beautiful empty than most finished pictures.
◎ 留白真的很難
◎ 在一種紙上印出另外一種紙的紋理 是不是很笨
◎ 留白的價值已經快要討論成哲學的問題了
參 我的設計之亞洲動能(現場日翻中)
杉浦康平 日本藝術工科大學教授 日本平面與書籍設計大師
很多學員都是為了這場而來的 甚至許多台灣知名的學者專家都出現了
雄獅美術的發行人李賢文 著名建築學者李乾朗 ……
由杉浦老師的簡報用心程度 就可看出他對今天研討會的重視
簡報內容有音樂有動畫有影片 全部的演講稿早先即作了中文翻譯
現場中日文同步發音 不會有慢一秒的鈍誤
◎ 一即多‧多即一
一本書由很多紙張構成一個整體 一個世界 一個宇宙
◎ 一即二‧二即一
打開書籍 有左與右 有天與地 有上與下 有始與終
◎ 二而不二
◎ 佛教的地水火風氣 顏色上的黃藍紅綠白
◎ 東西文化的相似對照 兩個曼荼羅 兩個維納斯
◎ 一本書的翻閱 在不同頁面同一區塊的統一 呈現書中有書的細緻
◎ 成對的套書彼此的呼應 明與亮 陰與陽 動與靜
◎ 人類步伐的邁進 是因為後腳踏在母親的土地上
後腳代表歷史 前腳代表進步 後腳踏出成為前腳 一步一步
肆 承其魂,拓其體 - 留住傳統書籍閱讀溫和的回聲(這場總算不用戴耳機了)
呂敬人 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敬人設計工作室負責人
呂老師四十歲到日本 在杉浦老師的工作室實習兩年
原本要在海外從事設計的呂老師 在杉浦老師的堅持下回到中國
因為杉浦老師說 中國的土地是你的養分 你的步伐要踏在中國才有意義
書展連續四年邀請呂老師 今年總算成行 師徒更是難能可貴的同台
◎ 台北的故宮現有兩檔與古籍有關的展覽 非常值得一看
◎ 從古畫中體會讀書的意境 高雅幽靜 安然輕逸 悅趣恬得
◎ 看到一本書的外觀就可以知道裡面的內容是什麼
◎ 什麼樣的字體可以呈現什麼樣的美感
◎ 地書 在地板上寫書法 是人和大地互動 整個身體去體會書寫
◎ 雖然來自草書 但簡體字的確有其問題存在
簡體字不過一千多個 建議大陸同胞繁簡都要學
◎ 呂老師現在負責中央的古籍繕本再造工程 還負責今年奧運的部份文宣
◎ 文字的神文氣動 神采 文思 氣韻 生動
◎ 與印刷廠或出版社的斡旋是一種客氣的強硬
◎ 書的五感 視覺直觀 觸摸紙質 聆聽律動 嗅聞油墨 品味其中
◎ 永樂大典暗藏的黃金比例
◎ 悅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聲
◎ 儒教-和 道教-動 佛教-忍
◎ 周禮‧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
◎ 你如果不了解自己 那麼你所作的都只是抄襲別人 沒有你自己
早幾年就知道杉浦老師在世界上的地位 去年二月份杉浦老師曾專程來台演講
不知道是因為學學文創在內湖太遠 還是五百元的入場費太貴
那次就這樣硬生生的錯過了(悔不當初)
不過買了一本《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誌設計的半世紀》視之為珍寶
而呂老師的名字雖然是今年一月報名研討會的時候才知道這號人物
但農曆年前在誠品信義店簡體字書區 看到了這本《書戲》
第一眼吸引我的 是它有趣的封面 前文有介紹過(點我)
第二眼才看到這是呂老師編著設計的作品
二話不說 把《書戲》跟《書藝問道》一同打包帶走
今天能在現場聽到兩位老師親自解說自己的作品
紙本上的圖片藉由他們的話語 在螢幕上展現
杉浦老師最後的一席發言 認為呂老師是承襲著他的路子繼續前進
在中國的土地上茁壯 他非常以呂老師為榮
他更是把呂老師今天的演講錄了音 這真的很難得
他們兩人對設計的執著堅持以及彼此的師徒情誼
是讓今天在場近兩百位聽眾打從心底的感動(會後更有人淚眼感激兩位來台)
聽完今天的演講 也讓我內心某部分的信念更為堅定
用一種晚輩崇拜前輩的態度 把這兩本書拿給設計大師簽名 會很蠢嗎
至少我沒有跟大師交換名片(我老幾啊)
也沒有要求跟大師單獨合照(我哪位啊)
PS. 本屆書展有規劃「最美麗的書」主題館 內含三部份
金蝶獎入圍作品展 杉浦老師與呂老師的作品對話 世界最美麗的書
PS. 台北書展大獎也揭曉了
小說類得主張瀛太《熊兒悄聲對我說》 非小說類得主蔣勳《孤獨六講》
PS. 原來教授聽演講也是會打瞌睡的
全站熱搜